中国古代五个劳动节

【字号: 日期:2022-06-13浏览:8作者:雯心

01、一、农历二月二

《帝王世纪》记载,被尊为“三皇”之首的伏羲重农桑、务耕田,在每年农历二月二时要率各个部落联盟的首领“御驾亲耕”,百姓也要在这天开始下田耕作。因为民以食为天,一个好的帝皇,要先让自己的子民吃饱肚子。所以伏羲在每年农历的二月二,会率领各部落联盟的首领“御驾亲耕”。帝皇都以身作则了,那百姓们也会纷纷在这天开始下田耕作。

有了老祖先的模范带头,历史进入分明的朝代史阶段后,各位帝王也开始纷纷效仿。“夏商与西周,东周分两段”是朝代歌的第一句。在西周时期,周武王在每年的二月二率文武百官亲自躬耕,并将这天定为“春龙节”。这一点在司马迁所著的《史记》中有明确记载。

关于二月二,古代还有抢神牛的传统。是各地区的官府会组织百姓们一起祭祀,并把当作祭品的泥牛敲碎,让农民们争抢。传说谁抢到了这些泥块并放置家中田地,就会有一年的好收成。可见二月二在中国古代与农劳是真的密不可分,称其为中国古代的“劳动节”名副其实。有民间诗歌为佐:

“二月初二龙抬头,天子耕地臣赶牛,正宫娘娘来送饭,当朝大臣把种丢,春耕夏耘率天下,五谷丰登太平秋。”

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也曾记述了周武王在每年的二月二都会举行盛大仪式,率文武百官亲耕,并将这天定为“春龙节”。自唐代开始,二月二被正式定为“耕事节”或“劳农节”,皇帝还要率百官出宫到田里耕地、松土,象征性地参加劳动,农民们要在农具上绑上显示喜庆的红绸布下地播种。

中国古代五个劳动节

二、清明+谷雨

有谚语云:“清明谷雨两相连,浸种耕田莫迟延”。这说明清明至谷雨这两个临近的节气之间,是特别适合劳作播种的。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侗族地区,就有着“清明下旱种,谷雨撒迟秧”的生产习俗。为何此时适合播种?《农候杂占》就载明了缘由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。”

顺治曾在《春雪》中写道:“农事东畴堪播植,勤民方不愧为春。”而他那位重孙,传说中走到哪写到哪,极爱四处旅游,留下无数诗词与题字的乾隆则在《采茶歌》中言:“无事回避出采茶,相将男妇实劳劬。”说明无论是春耕,还是采茶,一年之计在于春。

三、农历七月七

七月七除了感天动地的牛郎织女故事外,汉族民间称其为“乞巧日”。其源于汉代民间做各种面点陈列于庭院,邀请天上织女来品评,以促使自己变得心灵手巧。

所以古代穿针引线缝衣服绣荷包的妹子们,过个节日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劳动技能升级!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中写道: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一之日觱发,二之日栗烈;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?三之日于耜,四之日举趾。同我妇子,馌彼南亩。田畯至喜。”(《豳风·七月》)描述的就是一副古代劳动人民的农耕图。

在一年中最热的农历七月,劳动人民虽能晚上过节乞巧,白天仍然要下地劳作。继耕地松土、播种插秧后,浇水施肥、精心照料也是丰收必不可少的前提。想象农民们在烈日炎炎下劳作的画面,脑海中闪现出描述劳动者辛勤与劳苦的经典诗句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(《悯农》)

四、农历九月九

重阳的源头,可追溯到先秦之前。《吕氏春秋》中《季秋纪》记载:“(九月)命家宰,农事备收,举五种之要。藏帝籍之收于神仓,祗敬必饬。”“是日也,大飨帝,尝牺牲,告备于天子。”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、祭祖,以谢天帝、祖先恩德的活动。

而与“二月二”开始一年的劳作不同,“九月九”大抵是结束一年劳作的日子。在收成看天的古代社会,重阳为“辞青”日。草木随后逐渐凋零,气候并不利于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,劳动人民也因此才能有机会稍微得以喘息,以全家出游来过一个节日,不过这是在有好收成的前提下。

五、劳动的每一天

现在过的四大传统节日是“春节”、“清明节”、“端午节”、“中秋节”。“春节”是正月正,“端午节”是五月五。白居易的《观刈麦》表述的也是麦收时的农忙景象:“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妇姑荷箪食,童稚携壶浆。相随饷田去,丁壮在南冈。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。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。”

除了刚才讲的二月二、七月七、九月九。其实“三月三”黄帝生辰也是上巳节,歌词中经常出现的“流觞”,就是指这个节日的习俗水边饮宴。“六月六”曾经被定为“洗象日”,有些地区是“伏羊节”,有些民族是“祭牛节”。(怎么都与动物有关?)细心的小伙伴们发现,这些“双数”的节日是从“正月正”到“九月九”。

虽然在“九月九”后还有二十四节气的一些节气,可是有比较盛大的祭祀或其他活动的节日都集中在这九个月间了。这是因为在古代,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这九个月中。在劳作中的人们,更期盼自己的付出能得到相应的收获,故而更担忧自然中不可抗力对农牧渔业带来的灾难。所以劳动人民祭天、祭地、祭水,祈求五谷丰登,以使自己的劳动劳有所获。

因此,其实与“劳动”有关的节日,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天,某一个节日,别忘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,所谓天下农为本,民以食为天。年复一年,过了今年的“二月二”,还有今年的“九月九”,还有明年的“二月二”。

在这个循环中,劳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。虽然现代工业科技日渐发达,可是人们终究无法摆脱对农耕的依赖。所以古人们每一个劳作的节日,为祈求获得劳动果实的每一次祭祀,都可以看作“劳动节”。

相关文章: